特等奖 您所在的位置>首页 > 大众评审评选 > 特等奖
饮烟
作者:陕西省西安市韦曲镇长安区第一民办中学七年级4班 张长安 票数:190

  许久,没有见过乡下的炊烟了,不免有些思念。

  乡下不会没有炊烟,少了炊烟的乡下就好像缺乏生气。清晨,东方显出鱼肚白,鸟儿从窝里飞出,露珠在庄稼的叶子或草尖滚动,炊烟散淡在一座座老屋的上宽,拥抱那乳白色的晨雾。农人们扛着锄、拉着牛走出村庄,伴着鸡鸣、狗吠、虫啼开始了一天的劳作。正午的阳光下,炊烟似有似无,农人顶着阳光回村庄,一缕缕淡淡地炊烟牵动着他们的饥肠。“老婆晌午给咱做啥好吃的?干面?搅团?有没有油泼辣子?”这时,炊烟就成为他们生活的渴望。黄昏,在玫瑰色晚霞的映衬下,炊烟有了色彩,牧歌晚唱,牛羊欢叫,鸟儿归梁,农人们荷锄而归。

  土墙、木门、青瓦、杨树、炊烟。那时如果在村子里,我们的目光里就呈现出这么几样东西。把这些东西拼接在一起,就形成了记忆中乡村的影像。如果远离村子,就只剩下炊烟了。我在孤坐,仰躺,眺望炊烟和风的游戏。炊烟离开烟囱后,就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儿。炊烟在哪儿落脚,这是我所挂念的。我不知道诗人,画家,音乐家之类的艺术家的灵感从何而来,我一直疑心陶渊明没有享受过真正的乡间生活,不然《桃花源记》为何没有描写炊烟的诗句?缺少了炊烟的桃花源,该是何等的落寞。

  炊烟标志着平民意识。起码它带给我的是淡泊的心境,还有远古的想象。原始人发明了火,从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,但这“文明”却滞留在了乡下。城里人早已开始用电取暖、做饭。液化气和煤气虽然也生产火,但是没有炊烟。乡野庄稼收获之后的秸秆、枯柴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,成为生活在乡野之人烧火的原料。这种情况可能还要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,因此,炊烟在乡村仍然继续充当着风景的角色。既然这样,乡下人对炊烟的感情还会旷日持久。

  留恋着乡野炊烟的人自然无法摆脱禁锢在身上的平民意识。如今,我生活在小城里,眼中迷失了炊烟的影子,偶尔会感到失魂落魄,到了假日,我会兴致勃勃地去乡下欣赏炊烟的景致,清洗被玷污了的灵魂。

  我知道,留恋着乡下的炊烟,就是在坚守着一种精神。

指导老师:陶改玲